第64章

太子纳妾,太子妃倒没放心上。郦明先没有成亲先定下妾,央求太子妃告诉家里,再告诉他的岳家,太子妃倒不知道怎么开口。

那亲家府上,也是江南大家。

------题外话------

昨天对不住了。

第七十五章 乌家

诗书之家,相与的也是诗书之家。郦明先的岳家姓孟,仅次于郦家的声望。

郦明先是家中心爱的儿子,对方是家中心爱的姑娘。

读书人的规矩,有时候迂腐。太子妃对着信为难,没成亲就定妾,孟家说不好不答应。

她可以用自己的名义为郦明先揽下这事,给孟家模糊不清的概念,以为是她赏下来。

但太子定的妾,也是同一家。太子妃自言自语:“这别是个不正经人家吧?”

幸好英王却没有,不过英王在京里就有坐怀不乱的议论。

丫头带着一个人进来,太子妃见到流露喜色:“乌先生请坐,幽塞有个岳家,你知不知道?”

乌先生皱眉:“我曾在云州呆过,日子不长,只得三个月。但是,幽塞岳家的名声已经知道。”

他摇着头。

太子妃心里格登一下,她贤惠过人,不怕太子纳妾,就怕太子纳进门的人不好。

“都有什么不好的名声?”

乌先生道:“家里的姑娘是升官的垫脚石。”

太子妃杏眼圆睁:“这话当真?”

乌先生斩钉截铁:“当真。”

他退出去,太子妃让人备下纸笔,给家里修书一封。信里责备郦明先在外嬉戏,不但管不好自己,还把太子也带坏,请堂叔好好的责备他。至于给孟家的信,太子妃不写。

她不知道的是,乌先生走回到刚才当值的书房,就请假回家。他家离的不远,平时步行。今天却雇个小轿,催着快快回到家中。

乌夫人接着他:“老爷今天回来的早?不是说太子殿下出京,您是老差役,应该早去晚归。”

乌先生不理她,往厅堂上正中椅子上一坐:“叫二老爷来见我。”乌夫人见他神情不好,打发丫头到隔壁去找,自己捏着小心回到内室,告诉一儿一女:“父亲在外面受气回来的,你们别惹他。”

她的儿子笑嘻嘻:“我知道,是二叔又风流去了。”

乌夫人扬手要打他:“再乱说,我先打你。”但心里以儿子的话为然,听到乌二老爷过来的脚步声,乌夫人跑到屏风后面偷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