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王小古这一天赢了不少,回到家去得意洋洋。心情不错,总觉得自己应该有个彩头,但祁氏依然眼里不下灰星,王小古回房睡的时候,膨胀开始像理智靠拢。

谢素娟说到做到,或者说想到哪里就玩到哪里,第二天就托自己奶娘,最贴心又最不会出卖她的人儿,打听王小古可有亲事。

这位名声在外,是家里的顽劣宝贝。父亲疼母亲爱,天生的一把子好命。

好吧,她说出来的话是这样的:“官学里新来的那个外地人,叫王小古的,憨不楞登看着不怎么样的那个,他的福气来了,本姑娘要给他做大媒,不过呢,他得没有亲事,这福气才给他。”

奶娘笑问:“姑娘大了,会相看人了,不知把谁许给他?”

“这还用问吗?和我最好的,就是伍家表姐。我的姐妹们说我淘气,京里的表姐妹们要当淑秀,只有伍家表姐和我好,我也同她好。”

奶娘听完出来,她不是读书人,很难要求她有多明理,话说读书的人不明理的也大把抓。

奶娘只想奉承姑娘们,又稀罕这个叫王小古的憨不愣登,他是从哪儿修来的福气?

她倒不是巴着这事情成,只是认为王小古没有资格扫两位姑娘的兴致。姑娘们耍弄他几天,也就丢开手。

上面有永清侯夫妻和伍将军夫妻,这门亲事成不了。

奶娘托人到学里,问明丰先生是王小古进京的举荐人,奶娘说出来的话是这样的。

“那个叫王小古的,听说是先生你的学生,还挺讨人喜欢的。我家姑娘相中他,要给他做大媒。姑娘们玩一玩,也就丢开手。先生你坐稳了,我告诉你亲事落谁家。伍提督的姑娘,我家姑太太的姑娘,觉得这王小古可以多相看几眼。”

丰先生在官场上行走,与其说他阅历丰足,不如说自有圆滑。

太子妃对岳家正憎恶着,不肯恭喜太子在边城纳妾,京里还不知道消息。

丰先生寻思下伍提督家和小城岳家的区别,王小古是他弄进京的,他当然盼着往上走,以后对他也有帮助。

而除去王家母子自己觉得带上岳繁京真真的好,别的人听到背后当个笑话说。

因王小古不是名人,所以这笑话没有传开。只含糊的说有位学子的未婚妻,没成亲就跟进京。

丰先生对岳繁京谈不上喜欢,甚至,会拿世俗的眼光来衡量,小儿女是不是早就有事实,所以没出嫁就跟着。

等王小古得中官职以后,风风光光的回乡娶你,不是更好?

在云州官学里呆过,听过岳家的“还京”名声,但丰先生很难理解岳繁京的进京,是岳家人想要的“还京”。

对男人来说,前程最大。对女人来说,丰先生的理解,名声最大。岳姑娘在成亲前没有守住她自己,有门好亲事就到王小古头上,丰先生当然要帮王小古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