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文官不用说,宽大的官袍一穿,精神永远只在内涵里。

武官们盔甲固然好,却铁桶一样的肩膀,铁桶一样的腰身。

男子轻便而贴身的衣着,肩是肩腰是腰,整个人神清气爽气若渊亭,只这一点儿就足够别人仰视。

而这里的全是官员,大家仰视的原因当然不是他生得好足够沉稳,这位是英王殿下,李威。

英王无疑是本朝的重臣,大家的眼睛必须看到的人物,早在他没有被贬出京的时候,太子相当的器重他,他以殿下之尊又身在高位,还有宠妃高氏为母亲,是一个想装看不见都不行的地位。

总有一些人是恨人有的心理,英王被贬出京的前一段时间,在背后无疑是有人笑话他,可是很快随着荒丘的收入增加又到穷城变成矿山城,所谓甩人百里有人恨,甩人万里就全是追随者,最近英王的地位如日中天。

三殿下李陵被气死与他气量狭窄有关,也与李陵再也追不上李威导致的气量狭窄有关。

同样是气量狭窄,根源的不同,决定着内心过程不同,因为一个人只有一条性命,结果倒只能相同。

这就李威往这里一站,院子里鸦雀无声,梁兼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一直看好英王殿下,他一直认为自己仅仅是代尚书,他随时等待英王殿下回京。

所有人都知道,英王不可能长久的居住在外地,或许前朝有这样的例子,诸王守边城,可是本朝没有。

李威也没有让其它的人失望,他对钱益招招手,又点了几位京都护卫将军的名“跟我来吧,一起听听供词,毕竟你们来的也没有错,这是大家的差使。”

------题外话------

抱歉,最近仔在搬家,杂事也有点多。

第一百九十四章 周氏供词

周氏的供词让参加审讯的人眉头紧锁难以解开,并非不够详细不够坦白,而是相当详细相当的坦白。

事情的开端发生在周氏知道家里要送她进太子府的那一天。

紫秀跑来“姑娘大喜,姑娘就要大福大贵了。”

周氏一开始倒是很欣喜的站起“是那件事情有了眉目?”

“可不是,我刚遇到管家的妈妈,她说京里来的好消息,家里这就收拾东西要送姑娘进京呢。”

已经定下是紫秀跟随,紫秀的快乐也相当的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