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他猛地抬起另一只手,看到自己不复记忆中干枯老皱的手掌后,顿时张口结舌,半晌跳下床跑到一旁摆在桌面上的铜镜前,在看到镜面中映出来的影像前一瞬急忙闭上眼:他可还没忘记,在镜中世界的时候,任何镜面、水面等都映不出他存在的痕迹,若是睁开眼后发现一切不过是自己的妄想……

随即便嘲笑起自己的患得患失,成昆伸手捂住仍旧起伏不定的胸口,抛却一切顾虑睁开眼,在看到镜面中映出的人影后,眼圈顿时红了。

镜面中映出来的,分明便是一个十岁不到的孩童的脸——他成昆幼时的模样。

后篇:涅槃重生

第31章 不入轮回为涅槃

正是阳春三月,天色俱佳,山上一片郁郁葱葱,放眼俱是万物抽绦复苏之象。唐人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一篇《陋室铭》开篇之句,用来形容眼前的景象,倒是贴切的很。

凌云门所建立的山门并不是什么名山大川,不过是一座籍籍无名的小山而已,当地人因其方位称之为“北山”;至于“山门”,更是简单的连个牌匾都欠奉,重头到尾整个门派之中只有几间草庐,几亩山地,弯弯延延的青石板路一路向下,与其说是个江湖门派,不如说更像个普通的隐居家族。这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与这青翠幽静的小山看起来倒是相得益彰。

而此时成昆便坐在那几间草屋门前,双眼发直的盯着不远处几个十二三岁的小娃儿疯跑打闹,一脸无聊的神色。

他虽然是这些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神态举止却要比常人老成的多。这也难怪,他现在虽然顶着个十岁的躯壳,内里灵魂却已经到古稀之龄了,算上这辈子,整个人世间恐怕也没几个比他活的时间长的——当然,武当派那个老不死除外。

成昆记得自己出生的时候那个邋遢道士就享誉江湖了,直到他一辈子过完,他居然还精神矍铄的活在武当山上,就算习武之人因修习内力健身养生的缘故寿元比常人要多,那老头也实在太能活了些……

咳咳,想远了,之前在想的明明不是那个没几面之缘的邋遢道士,而是另一个至今还没见着面的家伙——成昆伸手敲了敲额头,也许因为身体与实际年龄之间差异太大,最近他常常会不由自主的走神。

自从一梦醒来,发现自己当真如同地藏王菩萨所说的那般重生了,甚至手里还握着那串看起来很像翡翠的佛珠,成昆就觉得有些不真实的感觉萦绕在心头:一下子从老鬼变成小娃儿,这种生理与心理上的落差不是一般人能够很快适应的。

更何况从重生到现在为止,他还一直没见过一个熟悉的人,甚至连呆的地儿都不熟。

凌云门的山门所在,对他来说,这里的记忆仅止于镜中见过的那一次,以及儿时那点已经被淡忘的差不多的印象。

除了刚清醒的那段时间从镜子里认出了儿时自己的模样之外,到目前为止,他还一个熟人都没见过,只有一个勉强能称之为半生不熟的人:他的那位便宜师伯古贺之。除了他之外,剩下的这一窝子都是凌云门的人,偏巧除了在阴曹地府里那面鬼镜子中再度“重温”过这个门派中那几个人之外,他的记忆中早就没了这些人的存在,就算记得最深刻的也只剩下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了。

因此这两天,那几个看起来比他如今的身体大不了多少的小鬼一脸泫然欲泣的指责他无故冷漠的时候,成昆真是觉得无辜极了:他是真不记得这几个小鬼,再说内里的芯儿平白长了数十岁,也实在是拉不下那张老脸装嫩陪着几个小鬼玩耍。

最让他郁闷的一件事是,醒来之后继得知自己的重生年龄以及地点之外,所获得的第三个消息,就是凌云门上至老祖宗、几位师伯以及陶玉山,下至阳顶天这类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前几日都一同下山赴宴去了,而且归期不定,只留下了二师伯古贺之一人在此看着山上几个小萝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