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昌平君的人

秦功 下雨我带刀 2414 字 8个月前

蔡四点点头。

“吾等二人已经备好薄金,还望白将军能施以援手,饶过芈旌这一次,日后昌平君、昌文君皆会牢记将军恩情!”

蔡四说到这里的时候,有些担忧的看向白衍。

何为牢记恩情,其意就是放过芈旌,便是恩情,倘若不愿意,昌平君与昌文君,便会牢记这件事情。

这句话是字面上的意思,还是威胁,就要看白衍的举动。

“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蔡四看向白衍。

其实在来的时候,别说昌平君与他们,就是阎氏,都根本不清楚善无城这里的情况,没有丝毫消息传到颍川,但好在昌平君从阎氏那里,知道芈旌没有杀死央金,就已经隐约有些担忧,害怕芈旌会对付不了白衍,会出大事,故而连忙派遣他来到善无。

事实证明昌平君果然预料得没错。

直到今日来到善无城,蔡四与邵蒙这才知道,原来就在阎氏离开善无的第二日,芈旌就已经被抓起来,只不过白衍一直压着消息,封锁城池不让消息传出去而已。

蔡四与邵蒙都被吓出一身冷汗,亲信昌平君有预感,否则再拖几日,谁都不知道白衍会不会已经把人压去咸阳。

“汝等可知芈旌所犯之事,乃是死罪!”

白衍沉思间,抬头看向眼前二人。

蔡四听到白衍的话,与邵蒙对视一眼,都面色忐忑的看向白衍,讪讪的赔笑起来。

“将军,阎氏已经伏罪,人都是阎氏所杀,芈旌不过是在巧合下,事发之时由于贪图美色,故而私下偷偷藏匿央金”

蔡四抬手‘解释’道,笑吟吟的看向白衍,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人都是阎氏杀的,芈旌不过是刚好碰到逃命的央金,一时鬼迷心窍,把人藏起来,又担心有人发现,方才没有擒拿阎氏。

邵蒙也在一旁笑着点点头,对着白衍辑礼。

“是啊!白将军,再过几日,昌文君便会亲自押送阎氏到白将军面前。”

邵蒙说话间,看着似乎态度依旧很生硬的白衍,额头浮现不少汗水。

芈旌乃是昌文君的长子,母亲更是赢氏宗亲,若是眼下白衍执意要依照秦律处置芈旌,别说白衍,就是他们二人,恐怕都落不着好,日后别想再进一步。

正当二人准备继续劝说之时,在二人的注视下。

“既然昌文君要来,那不若,便等昌文君来到善无再议!”

白衍思索一番后,看着蔡四、邵蒙说道。

蔡四与邵蒙见白衍的语气终于有所缓和,松口气,点点头,命案隶属于郡尉管辖,其查证定罪也以郡尉为主,只要身为郡尉的白衍别着急定罪,等昌文君到善无,一切都好说。

而且这也让他们有时间赶紧联系李氏,除去尚在燕地领兵的李信之外,柏人李氏哪里,也要送去书信。

他们二人也都清楚面前白衍的铁血手段,故而清楚若是一般秦国大臣,白衍未必会有所顾及,但柏人李氏与白衍多有交好,此前不管是在咸阳,还是在护送嬴政的路上,即便白衍一直被诸多大臣谏言、针对,李氏都毫不避讳的告知世人与白衍的关系。

可以说也是在咸阳的那一次,朝堂之中很多大臣看到李氏邀请白衍赴宴,方才有所收敛。

李信是昌文君的爱徒,若是让李信书信去请柏人李氏一族的人前来,让柏人李氏一族为芈旌说情,想必白衍也不能无动于衷。

毕竟,柏人李氏可是明知白衍得罪无数人,却依旧为白衍出头的氏族。

若白衍一点情面都留,日后别说柏人李氏寒了心,就是与白衍、白氏交好的那些士族,也要估量一番,白衍以及白氏,值不值得结交。

秦国咸阳。

嬴政正在书房内,处理着竹简,而就在嬴政不远处,一个穿着秦国官服的年轻人,正在拿着竹简放在木架上,做着曾经白衍做过的事情。

这个年轻人白衍没有见过,但在咸阳的士族圈子里,年轻人可是颇有名讳,无他,蒙氏子弟,蒙毅。

在白衍离去之后,加之这段时日看到嬴政休息不好,芈王妃便数次在嬴政面前,提及颇有名声的蒙毅,希望能提拔蒙毅来到书房。

蒙毅出身世代效忠秦国的蒙氏,蒙骜将军之孙,蒙武将军之子,而且芈王妃听闻,与蒙恬不同,作为蒙恬子弟的蒙毅,不善舞剑,素来喜欢书籍古简,在诸多士族子弟中,颇有学识与名望。

最终在芈王妃的建议下,嬴政考虑到一个值得信任,出身又是名门望族的年轻子弟,培养起来,也利于秦国,便同意下来。

“王上!王贲将军在宫门外求见!”

一名宦官这时候急匆匆的来到书房,对着嬴政禀报道。

嬴政听到宦官的话,有些意外,但点点头,立即便让王贲进来。

“王上!赢侃大人在宫门外求见!”

这名宦官还没离去多久,又一名宦官急匆匆的走来,这些嬴政倒是真有些诧异,这是巧合?

不知为何,嬴政感觉不是,反而隐约感觉似乎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