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近乎无解的局,埋鼎人!

秦功 下雨我带刀 3855 字 3个月前

白衍一脸阴沉的看着眼前的篝火,思索着眼下到底要如何破局,难道真的要眼睁睁被天下借此嘲笑?这可不是儿时在村子被嘲笑。

“将军!”

身后传来脚步声,随后萧何的声音传来。

白衍闻言,抬手对着篝火,对着苍天,辑礼磕头数次后,方才缓缓起身。

“打捞九鼎!”

白衍对着萧何说道。

萧何闻言,连忙对着白衍拱手打礼,领命下去吩咐。

白衍这时候看向牤与那些将士一眼后,看了看那个‘宋子’,思索着要如何泄愤。

半个时辰后。

正当白衍在河畔岸边,望着将士带着那些熟悉水性的人,在潜水打捞九鼎时,突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来到白衍面前,对着白衍跪拜下来。

“还请将军为吾,拾其儿孙尸骨,将宋晋分尸在墓前,老夫愿将九鼎,献给将军!”

老者对着白衍磕头道。

方才的宋原做梦都没想到,他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此前他只问宋晋有没有除掉带路的渔夫,并没有问过宋晋把渔夫如何处理。

而这老者,显然便是宋晋屠杀的那一家人。

“牤,你带人在此看着,我去四周看一看!”

白衍没有着急回复那老者,而是对着牤吩咐道。

“诺!”

牤连忙领命,看着白衍要独自走一走,想到白衍的剑术,牤点点头。

白衍给了那老者一个眼神,随后朝着一个没有人的位置走去,确定四周无人后,方才停下脚步,转过身。

“你怎知道九鼎在何处?”

白衍眉头微皱,看着这名老者,与宋原一样,也是一个亡魂。

听方才这老者的话,显然这老者一家人都已经死于非命,并且凶手都是指向宋原之子宋晋,但白衍很疑惑,老者为何会说献鼎,而不是寻鼎。

一字之差,但其意却让人有些怀疑。

“将军,老夫便是当初的埋鼎人!”

白发老者对着白衍解释道,或许是想到家人儿孙,白发老人眼神之中,满是仇恨。

随后老者告诉白衍,当初齐国被诸国攻打,九鼎的确是被带到泗水,但并非如传言那般,被丢入泗水河中,而是按照当时齐王的意思,先埋起来,骗世人丢入泗水河内,待齐国得援,复国之时,再来取鼎。

为了隐瞒这件事情,当初埋鼎的三十多个士卒,全部都被齐王骗到一个地方,杀死。

而他,便是那三十多人中的其中一个小将领。

在那一次屠杀中,因为燕军追杀过来,重伤濒死的他,那些齐卒来不及埋葬,也由此,最终成为唯一幸存的人,后面齐国虽然复国,但他心灰意冷,也不敢再以此前的名字活着,故而隐居在泗水河畔,以捕鱼为生,也育有后人。

……………………

彭城内。

荀朔正站在城墙上,看着楚军哪里传来的消息,楚将黄冶得知被骗,吐血晕过去,忍不住笑着摇摇头。

“遥想黄冶一直以来,都不把将军放在眼里!”

荀朔看完后,把布交给鸠。

对于黄冶被气晕过去,荀朔倒是没有意外。

黄冶心性高傲,自诩毕竟李牧,并且素来没有败仗,结果如今,却被白衍以这种近乎嘲讽的方式夺下彭城,而丢失彭城的黄冶,一朝毁尽半生名誉,至此沦为同僚笑谈,以黄冶心性,如何能接受得了。

恐怕黄冶若是缓不过来,气急攻心都有可能。

思索间。

荀朔与鸠闲谈着,望着城外,逐渐临近黄昏,不久便会天黑。

这时候突然一名将士急匆匆的前来禀报,说是有一个叫做十里亭的地方,突然有人发现,所有人都被杀死,似乎不像流寇所为。

“十里亭?”

荀朔闻言,眉头微皱。

为何有人这时候,会屠杀当地的楚国百姓,荀朔感觉有些奇怪。

“大人,不好了,城内突然有人传言,白衍将军今日出城,是去杀人去了!”

荀朔的扈从突然急匆匆的跑到荀朔面前,对着荀朔禀报到。

闻言,荀朔转过头看着扈从,两息后,荀朔脸色大变,看着外面的天色,想到十里亭的死,还有白衍去寻九鼎的事情。

“不好,立即命人去调查十里亭!”

荀朔连忙对着鸠吩咐道,随后转身,朝着城门阶梯走去。

意识到什么的荀朔,眼下清楚,必须要立即去见一见,彭城内的那些士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