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震撼的合同

大国军垦 大强67 1061 字 2022-08-28

刘建国答应一声拿起电话拨通小车队。叫司机把车开到大门口。拿起公文包就和孙正直一起走了出去。

此时的战士服装厂正在招工,那个时代的合资企业可是热门。尽管这种工厂的工人只是合同工,没有了正式工这种说法,但是合资两个字还是严重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

这也跟当时的风气有关系,随着国外家用电器的引进,和港台影视歌曲的大量涌入。跟传统的思维和价值观开始了碰撞,特别国家对于外资和外商的重视,甚至赋予了外资企业很多特权。

就拿战士服装厂来说吧,尽管叶雨泽没要市里的投资。但是地皮和三年的免税期那可是地地道道的实惠。甚至于,厂里的产品出口如果低于成本价的话,那么政府会把你亏欠的价格补齐。可见当时的国家对于外汇紧缺到什么程度。

这次服装厂一宣布招工,就由市里监督,劳动局具体实施,要经过一系列的文化考试。必须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入面试的行列。

但无论多严格的制度,也总是有空子可钻的。方方面面的关系开始找到劳动局招工办,有请客送礼的,有拿着领导条子的。希望把自己的子女或者亲戚塞进来。

而且这些人一致的要求就是,不能下车间。要待在科室里面,招工办的人对这些事情轻车熟路,自然知道怎么运作。所以,每个新厂在筹建,厂里人员的定位基本就定型了。厂长对于人员的调动可调整空间其实已经很小了。

他们按照以往的惯例,就是入厂的三百人要有五十名的科室人员,加上一些必须要照顾的,差不多要到脱产人员要达到70多人。

这份名单被递到厂里之后,梅花和孙兰玉也是一脸的懵逼。梅花所在的兵团因为是连级单位,就没有一个脱产干部,连长指导员有事都是冲在最前面的。

而孙兰玉虽然熟悉体制内的一些事情,但这是合资企业啊?要那么多科室干嘛用?生产都是靠订单,没订单就没活干,政府不会给一分钱补贴。

两人拿着名单正在研究那些莫名其妙的科室,孙正直带着刘建国走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