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以眼还眼

以色列政坛的右翼强硬派们,知道了艾农·米尔坎的遭遇,开始在一些媒体上强硬发声,说他是遭到了反犹主义的污蔑,一个正直的跨国商人,通过努力和运气获得了成功,就被人污蔑是间谍,难道一个以色列人除了当摩萨德,就不能因为自己而获得成功吗?

“哈哈哈,让你们也尝尝被人叫做间谍的滋味……”

罗纳德看着报纸哈哈大笑。和自己被污蔑不同,这个艾农·米尔坎确实有很明确的指向和嫌疑,他之前还在好莱坞,推动过释放以色列间谍乔纳森·波拉德的公众抗议呢。

犹太裔其实在阿美利加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些人已经相当世俗化,过圣诞节,不强求伴侣的宗教信仰。有些人则坚持传统文化的传承,过光明节。但是他们都对那些以色列来的犹太人不太看得惯。

因为建国的需要,以色列国家里有很多东欧乃至联盟,和中东当地犹太裔的移民,其实人种和习俗和欧美国家的犹太裔相去甚远。再加上隔阂日久,除了一些死硬的锡安分子把子女送回以色列以外,很多阿美利加犹太裔看待他们都有一种看乡下来的穷横亲戚的感觉。

而作为以色列的间谍,出卖阿美利加的利益为他们服务,又会对在阿美利加的犹太裔造成很大的损害。反犹的想法在阿美利加民众间并没有消失,只是在媒体被犹太裔控制,和政治正确的约束下,没有形成一种思潮。

这样做间谍的新闻如果被大肆炒作的话,搞不好就有空间成为一个全民的事件,到时候对以色列的观感可就非常的不好了。虽然媒体是选举的重要渠道,但是民众普遍观感都差的情况下,不是不可能没有野心家出来振臂一呼。

当然,罗纳德并没有想法去这么干,只要利用一下不同背景的犹太人之间的矛盾和空隙,保证自己报复的时候不会被急火攻击就好了。

“大卫·格芬先生又约你在他家见面……”理查德进来,给罗纳德一个消息。

“现在并不是我要卖,是他要买……他有事就来我家谈好了。我最近忙着剪辑电影,哪也没空去。”

“我去回复他……”理查德笑着跑去打电话。

大卫·格芬也是犹太裔,但是他更是一名商人,罗纳德对艾农·米尔坎的攻击,意外地让他心花怒放,主动上来要求聊聊了。

传过来的消息是,大卫·格芬对于罗纳德几年前从他那里买去的两套安迪·沃霍尔的四联画感兴趣,要回购。

罗纳德没想到,买了以后大呼上当,就丢在家里仓库的那几张所谓的收藏画(其实是丝网印刷工业制造),还有翻身的一天,刚想答应下来,又多了一个心眼。

他找了纽约的苏富比拍卖行了解情况,安迪·沃霍尔的画作,已经准备上今年的春季拍卖,预计能拍出上千万的价格。自己有两套四联八张的画作,按照价格来算的话,可能是自己在拍电影以外,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了。…。。

所以罗纳德马上就变主动为被动,对大卫·格芬的邀约爱搭不理,这是一个谈生意的基本态度,你现在是求着回购,还是主动来我这里谈吧。

“格芬先生,很高兴能在家里和伱见面,我最近非常忙碌,你知道导演做剪辑是一件需要时间堆积的工作……”

“叫我大卫,罗纳德。我向来是非常喜欢和艺术家们打交道的,你们身上有一种我不具备的特质,就是那种引发人共情的能力……”大卫·格芬人逢喜事精神爽,脸颊红红的,有一种喜庆的感觉。

“我能说什么呢,好莱坞和唱片业,就是需要你这样尊重艺术家的人,好莱坞就是像你这样的人太少了,弄得有些臭虫也混进来……”

“哈哈哈哈,你那招签证过期,我都能想象出艾农脸上的表情,就凭这点,我也得专门来谢谢你。”

别看大卫·格芬和艾农·米尔坎都是犹太裔,但是这两人是真正的冤家对头。表面上,两人都是好莱坞和唱片业的企业家,也参与拍摄了不少好莱坞的大制作。

但是只要你能够获取到两人的公开商业资料,就会发现,他们利润最大的产业,既不是电影,也不是唱片,而是“艺术品收藏”。

这两人都是阿美利加前十的艺术品收藏者,而且参与了很多艺术家作品的倒买倒卖。说到底,就是在艺术家还没出名的时候大量收藏,然后通过展览,或者艺术家逝世的契机,炒热作品拉高出售。

从去年开始,两人的生意都开始大幅度的扩张。这绝大多数要归功于联盟解体以后,实行的经济休克疗法。一时间,北方大国土地上出现了众多的“企业家”,一夜之间“白手起家”成为了超级富豪。

这些人附庸风雅之余,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来保值财富,再加上有些人思虑深远,知道跑到阿美利加和不列颠才会有更好的财产保护,所以克里斯蒂和苏富比在伦敦和纽约两地的艺术品拍卖价格,那是一个劲的往上涨,颇有过去五年东瀛企业家买画的样子。

但是两人的收藏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艾农·米尔坎价格最高的藏品,是印象派的高更,雷诺阿,德加,以及其他画派的马蒂斯,毕加索等人的画作。正好碰到东瀛企业家买印象派不计成本,狠狠地赚了一笔。

大卫·格芬则主攻现代艺术,收购的成本价比艾农·米尔坎要低很多,乘势而起的收益,也眼看要超越艾农·米尔坎。